在我們的傳統印象裡,日常生活中的日本人總是彬彬有禮,為人著想。這種印象不光來自於各類新聞報導、電視劇、文學作品中,我們似乎也能從日本觀光回來的人們那裡得到印證。這種情感確實發自內心還是虛情假意暫且不論,你不得不承認至少表面上的那套禮儀還是讓你如沐春風,心曠神怡。據說日本人從小就被教育凡事要懂得感恩,體恤他人。我不禁好奇,日本孩子從小接受的是怎樣的教育?這種教育制度的淵源為何?最近有兩本書可一探究竟。
其中一本《日本國立小學365天》於去年出版,由在日本大學任翻譯科教師的中國人所撰。作者兒子小學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北京度過,六年級的時候來日本入東京當地國立小學接受了一年的教育。日本的小學要求學生寫日記記錄生活,孩子母親在此期間也頗多感悟,因此將這些感悟和孩子的日記匯集成這一本書。另一本《教養與文明》,是在日本唸過碩士的中國人所作的研究而成。其實這本書初版於2012年,去年再版,打算有空看完再作介紹。最近我剛讀完從多抓魚
上淘來的第一本書,下面是讀書時的一些筆記:
學校對家長的要求是很具體的,在學年初就會公佈整個學年的日程表,家長需要為子女購買學具、治裝等,規定細緻詳盡,還有上學的路線、各類活動的安排。防災帽是日本小學的一大特色。因為日本是災難頻發的國家,佩戴防災帽的要求不僅旨在從小樹立學生的防災意識,也確實堅固耐用,具有實際意義。每週有一日學校不提供午餐,學生各自帶來母親準備的便當在午餐室四人圍一桌共同用餐。班主任每天輪換不同餐桌與學生一起吃飯,這樣的形式保證了老師與學生間充分交流的機會。老師和學生更像是朋友,老師和學生共同成長。
開學之初老師便對學生說:上學的目標是交100個朋友。日本小學注重培養孩子的個性。做得和別人一樣等於沒做,只有做到和別人不一樣才有可能得到認可。這似乎和我們對日本的傳統認識有些不一樣吧?日本不是都要服從上級嗎?書中是這麼說的:「日本的集體意識是建立在個性的基礎之上的,追求在集體中發揮個性。」調皮的學生才風光,乖乖女按部就班沒有市場。
每個日本小學生都有機會發言,學校注重培養他們在人前演說的能力。學校平時的各種比賽和活動,例如運動會,舞蹈表演每個學生都有份,目的並不是爭金奪銀,而在於讓每個孩子都得到鍛鍊,體驗和享受努力的過程。學校的學生委員會、各種社團由學生自行組織,幹部皆投票選舉而來,學校並不橫加干預,從小培養學生的民主素質、責任感和擔當意識。校外活動會包含參觀國會,瞭解國家政治體制的運作方式。
體育教育也是特色。日本的體育教育是真刀真槍,從理論到實踐,全方位培養,而且完全不是所謂的「副科」,課時以及重視程度都和國內不可同日而語。
學校把體育、生活能力的培養放在和學習能力一樣重要的位置上,其中家務也是重點。家務不能與社會活動分開看待,它是一個家庭、一個國家的起點。家務也是家庭課,是培養和維繫家庭成員感情的重要紐帶。日本人對做便當很講究,食材的選擇、操作步驟的先後、葷素的搭配、營養的均衡,乃至造型和佈局無不考慮周密。生活能力是基礎,然後才有學習能力的提高。通過生活體驗把不喜歡的學習變成興趣愛好,於是學習成績的提高也就水到渠成了。
深入才有興趣。孩子是一張白紙,剛開始需要儘可能讓他們接觸不同領域的知識,並從實踐中產生深刻的體驗,才會將興趣激發出來。日本學校注重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。課前要閱讀一大堆資料,自己歸納整理,在課上發表心得體會。學習其實是發現自己的興趣並深入的過程。自信其實不源於自己能做什麼,而在於認識到自己不能做什麼並去努力,這應該是最健康的自信。體育運動、生涯學習和為社會作貢獻是健康社會人的標誌。
數學不是公式,是語言,是培養邏輯思維能力,計算並不是重點。鼓勵學生形象地列出步驟,啟發自己找規律,建立自己的思路。
日本小學沒有期中和期末考試,只有平時的小測驗。班主任身兼數職,同時教多門課程。日本學校採取「偏差值」作為衡量學生成績水平的標準。計算方法為:(得分 - 平均分) ÷ 標準差 × (a,10) + (b, 50)。畢業考試分為「一般」、「中央考」和「中央考並用」。日本學校的畢業時間是在春季,而非大部分其他國家的夏季。可能因為春天櫻花盛開的季節更適合畢業留念吧。
校歌合唱甚為流行。《上學以後》膾炙人口,男女老幼幾乎人人會唱。學校要求學生寫詩歌、俳句抒發自己的感情、對生命萬物的敬意。還有許多「反省會」,檢討自己的不足,考慮以後如何改進。表達對別人的感謝。例如規定離開前必定收拾好房間,令其恢復原貌。「為別人著想」的思想貫穿整個教育階段,與對方同化才是體諒和服務精神。教育就是在任何生活細節中灌輸正確的方式。教育的終極目的是「人格的形成」。